2024-9-7 14:52 /
写这篇日志的直接原因是看见了好友的吐槽,以此为契机当个乐子以挺好玩的态度去观察之后,发现也的确存在这样的现象(而且由来已久),故而特写下此篇略答一二


大多数人看见陌生化的词汇第一反应大概都是抵触、头疼甚至是厌恶的,在一些特殊时期可能会除外,比如求知欲比较旺盛的时期或专门研究某一领域并以此为乐的时候。主要还是因为把专业术语带到了日常用语,且没有多加解释,倾听者自然会觉得一头雾水、不明所以,如果讲述者自顾自嗨没有注意到这一点,从头到尾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引起他人的反感也是理所当然的了。

针对上述自顾自嗨的现象呢,从表面上看,是讲述者太专注以至于“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这种现象预设了一个前提,就是讲述者默认倾听者“听得懂”,所以讲述者才会滔滔不绝自顾自地讲述下去。那正常情况下为什么讲述者不问倾听者是否听得懂呢?或者倾听者为什么不说自己听不懂呢?

先讨论出现这种情况下的心理。
1.在讲述者和倾听者相识的情况下:
①讲述者认为倾听者应该听得懂,故而没有多做解释
②倾听者为了维护自己在讲述者面前的形象,故而没有发问

2.在讲述者和倾听者不相识的情况下:
①讲述者为了树立自己博学多才的人设,故而不管对方有没有听懂
②同上

当然,这两种情况只是非常狭隘的分析了这种情况的心理,还有不在这两者之列的情况。

针对1-①『讲述者认为倾听者应该听得懂,故而没有多做解释』这种情况而言,不知道大家是否感觉到熟悉呢?

没错,这就是知识诅咒,一旦我们对某种东西完全理解的时候,我们无法现象不知道这种知识时会发生什么。当然在很多时候都不免会出现这种情况,在上学期间尤为明显,无论是老师讲课,还是求教优等生。当然前面都是废话,扯远了,回到争论本身上说。

在讨论问题之前,我们应该想明白,是想要说服对方,还是想赢得这场辩论。网络环境的匿名性和低门槛使得一些人在发表言论时更加随意和激进。他们可能只是为了追求一时的快感,而不是理性地探讨问题。在当今互联网大环境下,大部分人只是为了赢得争论,而不是为了说服对方。这也多亏了九年义务教育扫盲,让大部分人都认得字。语言和文字,无疑是人类文化的瑰宝。就像事物都有双面性一样,当知识殿堂的门槛降低,也伴随着一系列的问题。如果你是个物理学博士,物理学教授,晒出自己的文凭,相信大部分人都不会说话,相反,你说自己是个文科博士,某文科领域专家,大家却不屑一顾。

随着新文化运动以来,科学和民主已经深入人心。人们都追求自由,追求穿着自由,言论自由,恋爱自由。追求自由固然没错,但是过度是否就有问题了呢?举个例子,一个已婚男人,同时与其他女人交往,因为他认为自己不应该被家庭关系束缚,他应该拥有绝对自由,女人照样同理。问题来了,你觉得这样可以吗?如果不可以是为什么,如果可以又是因为什么?

所以最起码在当今社会,自由不是无限度的自由,是在一定规则之下的自由。在当今互联网的大环境,每个人都被赋予了言论自由,但如果过度的话,势必会形成反智主义。也因此,但凡碰见个和自己观点不一样的言论,就要展开发表自己的“观点”展开辩论,最后发展为激烈的争吵,或者谩骂。在当今经济形势下行,人们普遍幸福感低的情况下,看起来似乎是辩论,但其实只是为了发泄情绪和不满,

不可否认的是,即使撇出掉上述原因,只要你发表了自己的想法观点,就不可避免的掺杂了一些胜负欲在里面。因此为了这种胜负欲,即让对方认同自己,或让自己的观点表达清楚,就要保证几个原则。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不要默认他人和自己认知一样,即避免术语黑话。当然,使用术语黑话是每个人都几乎忍不住想要犯的错误,但使用术语黑话确实不利于把问题说清楚,讲明白。看似证明了自己说的多么有道理,多么对,但是真的不利于说服对方。而当一个人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而不停地抛出学术黑话的时候,这个时候就不是为了证明自己,也不是为了说服对方,而是诉诸权威。

一旦某一方先秀知识权力,搬出某一位名人的话,而不是顺着自己的逻辑继续论证,那不可避免就会变成双方不停地掉书袋,你说康德,我说黑格尔,你说马克思,我说尼采,你说F-22我说歼20。当变成这种情况的时候,就不是辩论和说服了,而是“比大小”。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我们就要牢记一个原则,如无必要,勿增实体。推广白话文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方便传播知识,能用大白话讲明白的就不要变的复杂。但也不是说就不能使用专业术语了,在使用术语论证的时候,同时翻译成人能听懂的大白话也是论述者不可避免的义务。

上述这种费心费力的情况当然预设了一个前提,就是有必要和对方讲清楚。如果没有这个前提,请无视上述原则。

网上很多人在争论一个观点时,实际上都是各说各的,并没找到关键点,争论的东西其实是两回事,比如争论某样事物属不属于某类事物,按理来说应该得在后者的定义上达成共识再去争论前者,结果总是争半天都没发现问题关键,谁也不服谁。还有人讲话总喜欢把话说满,这就容易被杠精针对。我发表观点时向来都是频繁使用“差不多”“大概”“几乎”这些词,一来为了严谨。二来防杠,不过也总是有些无恼眼瞎杠精自动无视这些词就是了。有时是真不想和杠精争,因为是真的浪费时间,压根没指望说服对方。和杠精争不是为了说服杠精,而是说给路过的吃瓜路人听的。

私以为,中国人历来都较为重视实用主义。例如其实很早中国就发明了负数,但是也仅限于算账等领域,因为现实不可能建造出负长度的建筑。甚至数学在古代就就叫算术,数术,是为了建筑,建造等实用功能的工具。甚至于直到现如今这个问题依旧存在,人们依旧认为数学是为物理,化学,生物等领域服务的一门基础学科罢了。再比如先秦诸子百家争鸣,有一个流派叫名家,类似于辩者,主要是逻辑思想探究。比如著名的白马非马的公孙龙;子非鱼焉知鱼之乐的惠子。都是名家之流,不过名家并没有得到重视,也因此中国历代对逻辑和严谨的忽视和对实用主义的重视也造就了中国人的一些劣根性。就算你说的很有道理,说服了对方,对方依旧可以用一句话怼的你哑口无言,“你说的有用吗?”。

写到这里其实第一个问题已经说的很明白了,所以接下来就步入正题,来讲一下关于哲学词汇滥用、日常化与新中产阶级“格调”的关系观察。

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什么是中产阶级?谁是中产阶级?比如大厂经理算中产吗?大学教授算中产吗?公司高层算中产吗?歌手,作家,演员算吗?县长算吗?院长算吗?好像发现了一个问题,中产这个词,似乎大家用的时候没有一个明显统一的定义,有些人是按财产多寡,财产多的是,非常多和没什么财产的就不是。还有按社会地位来分,社会地位比较高的就是,高不可攀和没什么地位的就不是。中产阶级的形象是什么,一般认为是比较成功的人士,比如律师,医生,教师,画家,白领等等当然太成功的也不行,比如大伟哥算中产吗?好像不太认同。所以对中产的定义似乎有点模糊,很模棱两可。

所以可以说,中产阶级本身,就是一种被建构出来的概念,甚至是某种意识形态。在现代,中产阶级这个概念,是被消费社会的传媒所建构出来的一种景观。比如跑步,瑜伽,普拉提,飞盘,跆拳道,星巴克,西藏穷游,日本穷游等等。以跑步为例,跑步甚至一度成为某种时尚,跑的专业一点的还要参加半马,全马,全身携带一堆装备,什么运动手表,运动衣,运动鞋,运动耳机,然后跑完了还有发一下朋友圈,跑步这个热潮,充满了仪式感也充满了消费气息。如果追问跑步是为了什么,回答大概是为了健康,也有研究表明随着跑步潮,肥胖率反而增加的数据。而且像跑步,瑜伽,跆拳道等等这种运动,在北上广等一二线城市较为常见,而在其他小县城或者农村则较为罕见。因此这种行为已经成了某些阶级所推崇的某些特定方式,他可以是跑步,可以是瑜伽,可以是读书,可以是二次元,可以是哲学,可以是一切景观。

而这种特定的生活方式背后有很多的潜台词,彰显着作为某个阶层与其他阶层的不同。细细研究发现,这些特定行为都有一些共同点,就是入门简单,精通极难。如果想要精通,如跑步跑全马,二次元里的真正“婆罗门”,旁征博引的读书人,动作极其优雅的瑜伽,但同时他还要求你不能是职业选手。精通某一项领域需要很多品质,如对意志力,忍耐力,自制力等的考验。
拿跑步为例:跑步是为了通过这种行为证明自己:有时间跑步、有追求健康的意识,是自我标榜和安慰,并不一定百分之百为了健康。

这种特定行为所彰显的是高尚品质和精神,这种精神就让他们以这种行为和其他阶层区分开来,和那些土里土气的乡巴佬(无产)和那些体态臃肿的暴发户(资产)有所区别。比如跑步除了必要的衣物,像测脉搏的手表,高品质的蓝牙耳机这些都不需要,但是却被制造需要,拥有这些装备的人一方面彰显着自己的消费能力,一方面这种特定行为又彰显着自己的高尚品质。再比如读书,所谓的文艺青年必读《月亮与六便士》还极为喜爱村上春树,因为好理解且有一定门槛,方便与他人区分,等等其他领域也同样如此。

所谓媚俗也是同理,在米兰·昆德拉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一书中有一个概念被翻译为媚俗,或者刻奇。一位美国议员坐在院子里看小孩们奔跑,他说这就是幸福。米兰昆德拉说这就是媚俗,因为孩子们奔跑与幸福并没有必然联系。议员觉得他们幸福只是凭借自己的感觉,而把这种行为和感觉联系起来的是某种既定套路,形成了符号化,强相关。这种既定套路就是媚俗,而媚俗往往又和煽情联系起来。比如影视剧,某些情节根据某些桥段设置好了之后,观众看完就会哭,俗称催泪点。你以为你是真的哭吗?导演在拍完之后就知道这一幕肯定会有人哭。甚至于有些人,明明心里明知这是导演的手段,但是依然控制不住的哭了。

而媚俗的这种审美表现方式,是大众文化及中产阶级审美趣味的重要方式之一,而这种趣味是如何形成的,以及渗透着怎样的意识形态,就不得不讨论中产阶级的历史。

一.中产阶级发展史

1、老中产阶级:17-19世纪,指的是土地贵族,城市企业家群体,指的是中间阶层。被认为起源与18世纪的启蒙运动。启蒙运动的领导层往往是社会的中间阶层。因为社会最顶端的人不会改变社会现状,而社会底层的人则没有能力去改变现状(主要指理论或知识方面)。

特征:有收入,受过良好教育,有自由主义精神,有道德感。
恰恰是这批人推动了社会的发展,改变了社会。

2、新中产阶级:19世纪末-20世纪初
在这个时期社会发展了很大的变动,学过马克思的都知道,自由竞争发展到一定阶段一定会变为什么?变为垄断。这个时期资本主义的市场就变为垄断资本主义。多说一句,垄断到最后则会形成帝国主义。这个时期发生了一些变化,公司的管理权从公司的所有者转移为专业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在二战后,在西方就形成后工业社会。后工业社会指,原来追求的是以经济增长为中心,后来发现经济增长依赖于科学技术,后来就逐渐转向为对科技的依赖。另外是商品从制造经济转变为服务经济,相关专业技术人员扩大,地位提升,第三产业逐渐发达,从而形成一个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型社会。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你不是财产的拥有者,同时你出卖的是你的专业知识和技术,就是中产阶级。如果按照西方这个定义的话,那么中国的新中产阶级群体人数太大。他们和无产阶级有什么区别呢?在财产上,技能上和无产阶级有什么很大的区别吗?其实没有,但是他们拒绝认同无产阶级。虽然是无产者,但是拒绝认同无产阶级,为了区分自己不是无产阶级,把这些希望寄托在虚妄的念想上,比如,有文化,在办公室工作。自己是脑力劳动者,他们是体力劳动者,但是本质有区别吗?没有区别,甚至赚的没有人家多。

特征:虽然是无产者,但是拒绝认同无产阶级。将自己认识定位寄托于虚幻声望。对政治冷漠,只关心个人利益(当然会有理由,比如,就算关心了也改变不了,那不如不关心)。成为大众文化领军人物。
恰恰是这批人的趣味成了社会的主流趣味,他们的价值观成为了主流价值观。

因为他们是无产者,但是拒绝认同,标榜自己不同的地方就在于文化方面。他们把自己和文化品味绑定在一起,和艺术联系在一起。而这种趣味,形成了特定的新中产阶级“格调”。这种趣味,借由传媒,影视,文学等等经过传播之后就形成了主流文化价值,或者说主导意识形态。

二.新中产阶级“格调”

这种格调就是那些特定的某些行为。中产趣味,徒有其表。中产阶级就是通过模糊和高雅与低俗的界限而破坏了原有的文化秩序。所以雅的可能是俗的,俗的也可能是雅的(量子叠加态说是)。所以中产趣味这个词一开始就是贬义词。

中产趣味模仿高雅艺术,但是只做表面文章,内容上比较肤浅,往往多愁善感,附庸风雅。在文化事业里,一般充满了套路和模版,为了煽情而煽情,为了感动而感动,不在于思想、艺术上的创新和表达。而在感动之后收获了什么呢?没有,因为这些是你早就知道的东西。与其说中产趣味在追求高雅艺术,不如说它追求的是高雅艺术所象征的社会地位,而不是高雅艺术的内核。至于它到底是不是高雅的,不重要,大部分人被唬住就够了。

特点:
①模仿高雅艺术,内容肤浅
②利用高雅艺术和社会阶层建立联系
③具有极强的世俗功利性

这批人说他们为了装好像也不太准确,应该说是,你说的这个东西,我知道。更多的是作为一种谈资,一种文化资本。因此孕育而生的很多产业,诸如,20分钟讲完一部电影,看完一部动画,读完一本书。开车的时候抽时间听本书,睡前听本书。虽然他们没时间全部了解,但是他们需要了解,所以自然而然的就孕育出这些产业。

比如有些时候,别人和我聊起一些思想或者动漫,我没看懂的都不太敢聊,但是有些人是真敢聊,即使他们说的是看过原作就绝对不会犯的错误,但是他们依然会接着说且不觉得自己有问题。新中产阶级“格调”根本就不会把文化当做一种真正有用的东西,而是仅仅当做一种谈资,一种“啊~ 这个我知道。”

三、原因
①身份认同焦虑
②自身文化缺乏
由于处在一个中间阶层,所以为了稳固自己的地位,急需要和他者区分。如果是上层阶级,则无需靠外在来粉饰自己。如果是下层阶级,就算粉饰了也没用。因此,中间阶层一方面渴望跻身上层,同时又怕掉到下层,对身份极为焦虑,所以需要靠这些外在来博得认同。

说了这么多,相信看完的人应该能明白,无论是哲学词汇的滥用也好,还是其他一些特定的行为也好,都是这种新中产阶级的一种“格调”,他们怎么说无所谓。哦,你知道,然后呢?包括前段时间二次元也隐隐有破圈成为时尚单品的趋势,也是同样如此。如果你是真的热爱某个行业,那就不要靠别人的评价来肯定自己,自己喜欢就够了。不要被别人定义,也不要自己把自己定义,拒绝标签化。





以上

(艾莉老婆真好看)









#1 - 2024-9-7 20:54
可以大致下个定论:在非学术场合的交流中,用到超出中学语文范畴的非网络词汇,有一个算一个都是在装X
#2 - 2024-9-7 22:20
(感受世界的震荡。)
这就是洛伦兹左脚法则吗(
#3 - 2024-9-8 00:58
意识形态这玩意更像保护壳,越是有资源,也就越不在乎这层壳了。
可能聊文化最能掩盖自己得不到社会资源倾斜的事实吧。
来网上不怎么在乎现实利益了,毕竟这东西体现在地位和身份。
所以说,说娱乐致死有一定合理性。
一部手机,几个词语,就能让自己感觉自己很成功,来得多方便。
也不是不能理解,但人身攻击就是错。
#4 - 2024-9-8 02:25
(修行中。以上)
虽然在说哲学词汇但好像重点是另一个主题w很少有人像阿甘一样想做什么就去做,不想做了就停下,但理想的状态就是想做就做,想停就停,没有责任、惯性、他人、强迫症的牵绊。因为流行而跟随的人总会和因为兴趣而做某件事的人重叠,因兴趣而被大量跟随的人可能会因为惯性而无法结束这件事,当这个人无法结束的时候,其实和跟随的人已经没有区别了
#5 - 2024-9-8 03:28
(经典物理才能解决发电问题)
资瓷。我也发现了这个问题
我认为国内中小学语文教育方向出问题了,强制要求所有人读出鲁迅都没想到的含义
到大学后才明白写出来的文章过不了同行评议都是废文,能让所有人理解的文章才有价值。故用洗练的文字让圈内外读者迅速明白表达内容才是写作的精髓。写一篇婆罗门文却沾沾自喜和当街打飞机没什么区别。
#6 - 2024-9-8 12:43
理性来说,这几年情况明显有所好转,大概和老中发现自己在那堆砌半天不如日本人花钱消费对IP产生影响的1/100关系不小。毕竟前几年吹老中养活日本动漫吹的自己都信了,老中这社会氛围又喜欢贬低消费,那要怎么抢话语权,好像也只有“做题”这一条路子,自然跑出一堆日本动漫的阅读理解爱好者。
#7 - 2024-9-8 13:49
(もどかしい世界の上で 君と一緒に...)
只是出于拒斥大众批判的目的而大量引用自己都不甚理解的专业名词是作者的傲慢,但认为只要别人认真解释自己就能明白也同样是一种作为读者的傲慢。从解释学的观点来说,文本与读者的关系是一种“视域融合”的关系。任何文本都包含着作者自身生命体验的“呈现”,而读者在阅读的时候也都会带着基于自己生命体验的“前见”。文本创作和被理解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作者与读者,人与人之间“相互”理解的过程。而现实中,就连自己朝夕相处的家人都不可能完全理解自己说的话,又怎么能期待毫不相干的陌生人仅凭一篇文章就能理解呢?

仅仅以bangumi为例,我认为你所批评的只是某些人借由一些故弄玄虚让大众看不懂的长短评来树立自己“人设”的行为。但实际上,任何出于非功利性目的在公共平台上发表的言论都蕴含着潜在的被认同的需求,否则文章只要写完自己存好档就行了,根本没必要发出来。既然有这种需求,那么如果作者不对所发布文章的平台的大众视域有所考量的话,那确实近似于一种“又当又立”的行为。而作者如果因此考量而损害了自己想要表达的内容本身的话,也是不可取的。虽然论坛不能限制其成员在不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前提下的发言,因此我们没办法硬性要求作者的表达。但作为读者,或许我们唯一被允许,也是确实能做到的,就是“要求自己”了吧。放下想要理解所有文本的傲慢,不对其他人专业性的观点感到嫉妒,也不因为不能理解而轻易暴怒,怠惰地对自我保持自信,也不要失去对不同观点的贪欲。反正二次元肥宅终究只是暴食与色欲的集合体。
#7-1 - 2024-9-8 14:48
稚柳苏晴
是这样没错了,不过我这篇文章主要批判的是表达者和讲述者,所以没有多讲倾听者和读者的问题。一方面应该要求表达者尽量说清楚而不被误解,另一方面也应该要求倾听者提高自己的能力尽量不曲解
#8 - 2024-9-8 14:00
曾经呼吁过多用大家都能听懂的话https://bgm.tv/group/topic/381936但失败了
最终bgm既没成掉书袋的天堂也没回归淳朴,倒是成了渔夫爱的鱼塘
#8-1 - 2024-9-8 14:05
老悠
最终我得到的结论是bgmer自己的追求就是这样,活该
#8-2 - 2024-9-8 14:59
稚柳苏晴
一句话的不同表达方式的确会造成不同的表达倾向,所以解释的越多越不容易被误解也是理所当然的,并不是越简单,越简洁就越有效,主要目的是为了解释清楚。

就像你发的这个图一样,
砖头掉在地上。
这句话就只是一个简单的事实陈述,即“有块砖头从高处落下”。
而后者
在重力的影响下,一定质量的物质接近地心到这样的距离了。
这句话就揭示了砖头掉在地上的原因是因为重力。两句看似一样的话用不同的方式来表达就会造成不同的表达倾向,如果连这一点都意识不到的话那确实是表达者的问题。也因此仔细斟酌词句而不被误解是至关重要的。

不过我这篇文章说的其实并不是这个问题就是了。
#8-3 - 2024-9-9 14:15
Dansico
从来没有考虑这么多,连着看完这篇,你那篇的评论区,以及你那篇下面链接的《炮打新海诚最新毒草》和下面的评论区,感觉大脑升级(
#9 - 2024-9-8 23:39
(没事时尽量来标记一些)
需要有效信息和内容,尽量克制名词堆砌故弄玄虚和纯情绪观点输出
#10 - 2024-9-8 23:56
(Let me down)
用阶层来考虑这个问题还是想多了,喜欢这么搞的基本都是还不成熟的书虫,或者喜欢装逼的“文青”,纯粹就是解构解入脑了导致的,特别是楼主提到的弗洛伊德心理分析学的滥用,很多人都对其有过很多批判,说什么:“粗暴的自我心理分析不可取”等云云,放到楼主讨论的问题也一样。

其实说白了就是半桶水,或者说太理想化,才会导致想用华而不实的哲学专用术语来解读自己的所见所闻,但其实事情根本没有复杂到需要用那些复杂的术语来解读的地步,而且,当接触的解读工具(或者叫主义)多了以后,会显然发现可用的解读方式太多了——此时,进行解构的倾向会大幅度下降,甚至厌恶解构。

到了这里,可能得说明说明我的经历:我以前非常喜欢解构,甚至写了10多篇从5千到两三万字的论文(虽然没有发表)来解构过很多本书,其中加缪、陀思妥耶夫斯基、埃里希弗洛姆应该说成了我的主要研究方向(虽然我并不是相关专业的学生)。伴随着这种一个思想状态,我也拿来结构过很多部动画。

但随着深入参与见证,时事新闻看多了,接触的其他知识、各种经济、政治、文化主义的认知也大幅增加,我对解构的力度也随着大幅度下降,乃至于厌恶解构,禁止自己解构。因为那实在是太幼稚了。
#11 - 2024-9-9 00:08
国内有一部分社科书的文风是这样的,我第一次看到滥觞这个词是在一本社科小册子,当时专门查了词典才知道这个词和起源近义。
  有人觉得社科书的文风很酷,是upper class所以就拿来用了。至于这种东西在ACG爱好者交流批评中流行,这点就很有趣了
#12 - 2024-9-9 21:37
(Can you feel that hybrid rainbow?)
断章取义一个。
我始终觉得交流应当是交流信息,而不是为了追求所谓“胜负欲”。批判作品的最终目的应该是揭露缺陷并加以修正甚至于翦除。这样一来虽然可能没有物质上的作用,但至少也可以完善认识。我天真的认为,这是交流的参与者都应该知道的事情。
当然纯粹为了“跟风”(在此粗浅地总结为“跟风”)的东西连交流都谈不上。一群没用的东西故弄玄虚而已,不是为了交流信息讲话干什么?
#13 - 2024-9-10 01:42
(みんな~ チルノの完璧算数教室が始まるよ~ ...)
暂且不提内容,提供一个另外的角度
读者的傲慢。
其实你也在第一段点出来了,而且也能和你的中产阶级理论联系起来,为什么不继续展开呢。
诠释学的角度来看,存在一条作者-文本-读者的关系链,只批判来自作者的格调,未免有失偏颇。很大程度上,来自读者的傲慢和格调,也是产生像这样喜欢滥用大词的作者的原因之一。
#14 - 2024-9-10 10:23
这倒是老生常谈的问题了,哲学家发明黑话很大程度上是为了简要概括自己的思想,方便同行之间的交流,现在全被网友拿来装逼了。
#15 - 2024-9-11 21:20
关你毛事
#16 - 2024-9-11 22:52
(plin piln plon)
解构 “解构” 也是不得不品尝的一环
———————————————
前面说的好好的,突然来个“新中产阶级”,真没绷住
#17 - 2024-9-16 22:20
(So tell me darling do you wish we'd fall in love)
还记得那篇高考满分作文《生活在树上》
“同学,有话请好好说”
感觉现在风气就是这样 越来越专业化 你和人辩不掉点书袋无法装X
当然不排除哪些真正辩论的人 但他们少之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