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6-30 17:47 /
前排先叠甲:
1. 本文的分析以动画(即京吹)为主,本人没有看过原作(即武吹),准确来说是没有看过主线内容,只看过立华篇跟数个短篇,对武吹内容的看法主要吸收自其他人的观点,如有错误请多包涵。
2. 动画制作组是一个整体,在得到确切证据前难以对具体的人进行分锅,因此本文不涉及对制作组内部矛盾的猜测以及对某几个制作人的评判,而是将其看作一个整体,对外一致用京阿尼、制作组来代表整个制作团体。
3. 本文写在最终话(13集)发布之前,但我不认为13集的内容能够改变文中的观点,在前12集尤其是第12集定下的基调之上,仅凭最后一集扭转风评是不现实的。
4. 本文内容仅为个人观点,如有不同见解欢迎友好交流。
     ok,在开始描述论点之前,我想先表明我对情绪流的看法,即观众是带着某种感情,对剧情发展抱有某种期待来观看动画的(这方面我没有找到相应的专业名词,就用情绪流这个现编的词来指代了),相比之下剧情的逻辑、所谓合理性不能说不重要,只是在很多时候动画对观众情绪流的把握更为重要,逻辑性反而往往沦为日后找补的理由:即“剧情的逻辑性达到一定的阈值即可,剩下的部分就用感情/演出来补足”,也就是常说的优秀的演出可以带动情绪,让观众忽视剧情上存在的不合理;而相反的过程也是一样的,一旦剧情的发展偏离观众的情绪流,尤其是与观众的期待完全相反时,观众的本能反应就转向对剧情逻辑的思考(为什么剧情没有按照我所想路线发展),然而剧本逻辑完全合理、每个点都经得起推敲的作品不能说完全没有,只能说少之又少,一旦找到逻辑漏洞就难免引起观众的质疑。
     京吹3的情况正是如此,目前大伙都在车京阿尼的改编逻辑,包括但不限于实力至上是否空有其表、真由与久美子的实力是否真的五五开、盲选形式是否合理、久美子的迷茫缺乏说服力等,但假设京阿尼真的按照原作的剧情去拍京吹3他就没有这么多的逻辑问题了吗,显然不是,原作的逻辑漏洞不比动画少,而且对角色的塑造也很难说更加优秀。但有一点可以确定,如果京阿尼完全照搬原作拍,那么京吹3的风评肯定不至于像现在这样褒贬不一甚至多半差评,原因是他顺应了观众的情绪流,满足了观众想看到的——久美子经过三年的努力最终在全国大赛上soli并取得金奖的故事,尤其是在京吹3作为一部在间隔长达8年后的续作的情况下更是如此。
     这么明显的道理,我相信制作组不会不知道,他们冒着这显然与观众数年来的期待相逆的风险,对关键剧情进行了改动,可以想到制作组想通过久美子丢掉soli这个情节来补全真由、丽奈以及泷的形象,同时实现久美子的成长。这是一个很有魄力的改编,同时带来了一个尖锐的问题:就是你既然选择了与观众的情绪流对着干,你就得拿出足够有说服力的改编,要么从情绪流上让观众理解久美子的落选,要么从逻辑性的角度让观众信服久美子的落选,而显然京阿尼这两点都没有做到,观众没有被剧情打动,观众只想xxx飞马(
     而正如前文所述,制作组可能想保留“部长失格”这一核心矛盾并基于此对剧情进行改编,从逻辑性的角度让观众信服是很难的,因为在此基础上几乎不可能改出一个逻辑完全合理的剧本,因此本文不会对逻辑性做过多的分析,而是主要从情绪流/演出方式的角度分析为什么京吹3的改编是失败的。
     此前已经有很多观点提出了京吹3存在的演出问题,例如缺少演奏画面带来的情感爆发、12集盲选时的音监问题、大吉山的演出用力过猛等,但是有一点很少被人提及,而这也是我当时在看第2季时就感受到的些许违和感,即——观众视角与久美子视角的高度绑定。先说结论,我认为京吹3改编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动画中绝大部分镜头视角与久美子视角是绑定的。其实这是在京吹第1季、第2季就存在的叙事表现方法,其中第一季主要讲述了久美子来到北宇治,逐渐融入吹奏部生活的故事,而第一季的主要矛盾有两个:一个是丽奈与香织的soli之争,属于吹奏部内公开的问题;另一个则是久美子的不甘心,想要吹的更好,属于久美子自身的问题,这时以久美子自身作为主视点是非常合理的,这也是我觉得第一季的发展最为自然的原因。
     而到了第二季,剧情的重点从久美子来到北宇治、融入吹奏部转向吹奏部内部的人际关系时,镜头视角与久美子视角绑定所带来的影响就初见端倪,具体体现为很多人吐槽过的久美子“接任务”,即久美子需要通过各种方式“偶然”与xxx接触,发现xxx的问题,通过交流发现xxx的内心想法是怎么样的,最终解决问题(或是目睹其他人解决问题),这也是我当时看第2季违和感的来源,在我的第一感觉中久美子不像是那种会主动为别人“开窗”的人(类似于第1季中葵的退部事件,久美子只是私下与其他人讨论过这个话题)
     以南中四人组的事件为例,久美子遇到的“偶然”事件包括但不限于:多次偶遇伞木希美(吹奏部、天台、泳池)、合宿碰到夏纪和伞哥哥通话、晚上听到优子与夏纪的谈话等等,这使得久美子以及屏幕外的观众了解到久零年退部事件以及南中四人组关系;之后问题的解决也是如此,久美子在练习时偶遇伞哥哥来找霙、率先在教室找到逃跑的霙,观众通过久美子的视角了解到了一直以来沉默寡言的霙的内心活动,并且和久美子一同“旁观”了伞哥哥与小肥宅的和解(阶段性和解吧大概)。
     后续对于泷升的塑造也是如此,久美子通过桥本说漏嘴泷升亡妻之事以及雨天外出偶遇泷升这两个“偶然”事件,了解到了泷亡妻的愿望,即带领北宇治获得全国金,同时在后续引出丽奈对泷升的感情。
     久一年末最后的矛盾,明日香问题的解决也如出一辙,久美子在找泷老师时“偶然”碰到明日香母亲与泷升的争吵,发现明日香退部事件背后的真相,通过久美子与明日香在明日香家中的对白,观众了解到了明日香的身世以及她平常藏在面具下的真情实感,伴随着《吹响吧,上低音号》这首曲子将情感推向高潮。
     前面说了很多以久美子视角作为主视角所带来的“偶然”的问题,但这并不是对这种表现方式的否定,实际上第二季的整体观感依旧很好,只是第2季所产生的所有矛盾具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久美子没有处于矛盾的中心,没有直接与其他人产生矛盾,而在第3季中,这两个“没有”不再存在了
     对前面内容的小结:
1. 久美子 = 摄像机,观众以久美子的视角观看了吹奏部三年来的发展历程,这使得大部分观众会代入久美子的视角,与久美子共情
2. 其余角色的绝大部分人物塑造(尤其是内心独白,她在此时此刻是怎么想的,为什么要这么做)都需要通过与久美子的交互来展开,因此久美子需要以各种方式走进其他角色的内心,即“开窗”,每一次开窗在完成其他角色塑造的同时,也伴随着对久美子塑造的补全(这点在明日香事件中最为明显)
     然而在久三年中,随着黑江真由的到来,作为部长,久美子需要带领北宇治获得全国金奖,而这与久美子对于“特殊之人”的追求,即与丽奈soli的追求产生了矛盾,此时久美子就陷入了与真由之间的矛盾;而“部长失格”事件则再次将久美子卷入与丽奈的矛盾之中。
     可以发现,这是从第一季以来久美子第一次与其他角色一同处于矛盾的中心,而不再是以一个视点的身份去观察处于矛盾中心处的角色,而在此时主视角与久美子视角的绑定的问题也完全浮现出来:一旦久美子因为自己的原因无法为某个角色“开窗”时,观众便无从了解该角色的想法,即从“白盒”变成了“黑盒”:观众只能看到她做了什么,至于为什么她要这么做,不知道。真由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当久美子因为自己的原因有意回避真由的时候,观众能看到的真由只有对于选举的多次确认、尝试走进久美子被拒绝、删除包含自己的照片、以及灾难性的哑巴梨复读,直到12集久美子在解开自己的心结后才回到以前的“路径”,也就是久美子对真由“开窗”,此时观众才得以窥见真由这个角色的行为动机,然而对于一个身处矛盾中心的角色,最重要的是会在接下来的soli竞选中击败主角久美子的角色,12集这种程度的塑造显然是不够的, 此时让真由赢得第三次soli,观众的反应会是一个“外人”抢走了本应属于久美子的东西,大部分观众会与久美子共情,为久美子感到悲伤、不值,而不会站在真由角度,为真由获得soli而感到高兴,为什么?因为真由的塑造不足以让他们产生共情(正如真由所说,她确实赢了不该赢的人)。
     丽奈的塑造问题也是如此,如果对真由的塑造我能给到5-6分这样一个勉强及格的分数的话,那么丽奈的塑造我只会给到2-3分,用灾难来形容毫不为过:在1-8集丽奈的形象还算合理,制作组也有意将丽奈往更加柔和的方向塑造,然而自从“部长失格”事件开始,即丽奈真正进入第3季的矛盾中心时,在失去了与久美子的直接交流后,丽奈也变成了一个完全的“黑盒”,而这使得她的所有行为都变得“不可解释”,我们可以梳理一下丽奈在“部长失格”事件前后中都干了些什么:
1. 与久美子谈话,表示自己相信泷的判断,能够接受结果
2. 出警对选拔结果提出质疑的三人组,表示放任舆论会造成吹奏部内对泷的不信任,从而影响到演奏
3. 在声部长讨论会上,针对其他声部长提到的选拔导致部内气氛紧张,认为适当的紧张感有利于吹奏部的进步,提到“比起去年,曲子的完成度更高了”
4. 与秀一争论,表示如果想要拿到全国金,就必须适应这种前两年都没有的紧张感,因为前两年实际上都没有拿到金奖
5. 在桥上与久美子谈话,表示“如果对此抱有疑问,一切都会崩塌”,相信指导者的方针是一切的大前提,对于久美子的解释,情绪激动并表示质疑的人“忽略了自己不够努力的事实”“只因结果不如意而抱怨”,正式对久美子说出“部长失格”
6. 在练习中面对部员对选拔制度的质疑时,表示三次选拔是干部提出的,练习结束后与秀一争执,对秀一不作为感到不满
7. 在河边与久美子的谈话,面对久美子提出的让泷老师出面解释的要求,认为“如果泷出面解释,社团反而会分崩离析”“除非修改选拔结果,不满的人依旧会不满”,认为久美子作为部长不应该依靠泷老师出面解释(即作为部长有义务站出来支持指导者的决策,从而稳固军心,而不是随着其他人一起质疑)
8. 在干部笔记本上写了“同上”
9. 在久美子发动“战前动员”后,与久美子、秀一一起鞠躬道歉,邀请久美子一同喊口号“北宇治Fight”
10. 关西赛后,邀请久美子看霙的演出,并向久美子道歉,表示“说出了那样的话,我很惭愧”
11. 在久美子表示自己不会去音大后,向久美子提出分手(?)宣言,表示如果失去音乐这个交接点,自己与久美子一定会渐行渐远,希望与久美子能够永远停留在当前
     可以看到以第8条为分界,丽奈的前后行为产生了巨大的割裂感,而动画中没有任何对此的解释。作为朋友,对丽奈带有滤镜的久美子可能不需要“开窗”也能够理解丽奈,与丽奈和解,但与久美子视角绑定的观众不一样,他们看到的是丽奈对久美子的责备、迁怒,并且对于自己的行为没有付出任何代价,最后仍然是久美子承担了一切,在全体部员面前道歉,丽奈所做的仅仅是最后的附和(至少在久美子的视角中什么也没有看到),而这种情节的安排则会导致观众为付出了一切却只能自己承担责任的久美子感到不值,从而对丽奈的种种“不可解释”的行为感到愤怒,既然丽奈的角色是一个“黑盒”,那么每个观众都可以对丽奈的“不可解释”之处做出符合自己观点/感情的“解释”,而对于始终站在久美子的角度的观众,最简单而直观的解释就是丽奈是“恋爱脑”、“泷卫兵”,泷全肯定者,为此可以背刺自己的挚友久美子,而丽奈作为久美子的“特别的人”,久美子对soli的执着的始因,同时也是位于京吹3矛盾核心的角色,丽奈的塑造给观众的感受变成了“恋爱脑”“塑料姐妹”的时候,京吹3改编的根基就已经烂了,而第12集只是作为导火索,引爆了前面已经产生的种种问题。
     说回问题的解决方法,难道真由、丽奈的行为和心路历程真的只能被解释为这样吗?显然不是,实际上动画中久美子所看不到的“黑盒”有太多能够大书特书的地方:
     对于真由来说,进入吹奏部时反复确认时,在入部后遭到奏的处处针对时(一个很有意思的点,从久美子的角度跟从真由、夏纪的角度去观察奏,可以得到完全不同的感受),当想要接近久美子却被拒绝时,在相机中删除自己的照片时,当她得到久美子“全体部员会为你感到开心”的回应后却发现自己真的被选上soli时部内是一片哗然时,当有部员公开提出soli人员的变动影响军心时,真由是怎么想的,而她的家庭情况、与曾经朋友的矛盾又带给她怎样的影响,还有最重要的,为什么真由如此执着于吹奏,吹奏对于真由来说代表了什么,为什么“只有在吹奏时的真由才是真正的真由”。讲清楚这些问题很难吗,我认为对于像京吹3这样有经验的制作组来说并不难,最直观的就是加一集真由的个人回,从真由的第一视角来回顾久三年真由在吹奏部的种种经历,完成真由从一个“黑盒”“工具人”到一个有血有肉的角色的补全。从逻辑性上来讲,补全真由的形象对于后续的剧情发展有益无害,如果久美子最终赢得soli,那么可以从真由形象所引出的“弱点”出发,让久美子赢得更加合理;而如果久美子输了,也可以从真由和久美子的差别下手,让观众更加信服;而从观众的感情方面来讲,一个有血有肉的真由更能够引起观众的共鸣,使得观众能够站在更加客观的位置上去观察久美子与真由之间的矛盾,从而不仅与久美子,也可以与真由产生共情。我认为一个优秀的剧情编排给人的感觉应该是每个角色都按照符合该角色意志去行动,然而因为某种环境条件,角色之间产生了不可避免的矛盾,并围绕着整个矛盾去做文章(去年的mygo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而不是观众只能了解到某个角色的想法,其余角色的动机只能够通过其行为去反推。
     丽奈也是同理,有一种观点是如果京阿尼要保丽奈的塑造,那就应该彻底删除“部长失格”事件,但我认为京吹3完全可以保留“部长失格”,不如说这是一个塑造丽奈的机会——前提是你需要让观众知道丽奈的怎么想的,即随着丽奈的主视角来观察关西选拔后的吹奏部:丽奈的行为可大致分为“部长失格”前后段,从之前丽奈行为分析的1-7点可以看出丽奈虽然高压锅,但她的确在以自己的方式去为吹奏部着想(即便其是否正确有待商榷),而在关西选拔后,部内的气氛逐渐凝重,就连自己信赖的久美子都开始对泷升的决策感到质疑时,丽奈感受到的是什么,一心为了全国金的她感受到了怎样的压力,她是以怎样的心情说出“部长失格”的,在经过两年的沉淀后她对泷的感情是怎么样的,她又是否意识到自己与久美子的这段友情很大程度上是久美子的单方面付出呢,我认为只有通过丽奈的视角对包括但不限于以上的问题进行说明,才能解释丽奈在“部长失格”事件后半段的行为变化,同时顺理成章的引出丽奈在久三年的成长,以及与久美子选择不同的道路后两人最后的分别。
     而对于丽奈的想法,黑泽朋世的采访暗示的久美子放手论给了我一个全新的角度去看待这个问题,这里有一个构想(以下内容属于个人发散,大抵算是假药?),就是在于久美子的分别后,丽奈认识到自己的特别很大一部分源于自身的条件(不是每个人家里都有钢琴),同时发现的一句“不够努力”对于他人,对于久美子来说是一个多大的打击,所以她才会向久美子道歉,在久美子说出自己不上音大的时候说出分手宣言,因为她意识到了自己与久美子之间关系的不对等,意识到了久美子单方面的付出、迁就,而此时丽奈感受到了久美子浮于表面的安慰,害怕久美子真的会对自己放手。这个构想也回答了一个问题“丽奈为什么可以因为感情放弃立华保送也要跟随泷老师来到北宇治,却无法因为感情在第12集选择久美子”,因为丽奈知道对于久美子来说,自己的“特别”源于对音乐性的坚持,而一旦自己再放弃了这份坚持,自己在久美子眼中可能就真的什么也不剩了。一言以蔽之:高黄的关系性始于久美子对丽奈的“特别”的追求,而当久美子认清现实,放弃一直以来对“特别”的追求时,她自己已经是丽奈的“特别之人”了。
     OK发散到此结束,从事后丽奈在大吉山上痛哭来看,也许制作组也有这方面的想法,但那我只能说想法是好的,但你是一点没展现啊。总而言之无论制作组眼中的丽奈是怎么样的,他们都应该将丽奈的这个角色的想法展现出来,即便丽奈的形象没有那么讨喜,但起码“角色是按照符合该角色意志去行动的”,而不是像现在这样让其做出许多不讨喜的、及其割裂的行为却不做任何说明,这只会让丽奈在逻辑上无法解释,在观众情感上千夫所指。
     总结:上文所提出的解决方案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观众视角与久美子视角的解绑,为了解决久美子、真由、丽奈三个角色为中心的矛盾,在久美子视角受限的情况下,制作组需要跳出久美子为其他角色开窗的“路径依赖”,从其他角色的视角出发,让观众能够以一个更加全面的角度触及问题的核心,去理解其中每一个角色的行为动机,为观众的情绪做铺垫,最终让久美子在最终的soli问题上做到要赢,赢得合理;要输,输的服气。
     当然,京吹3的问题很多,修改的方式也不是唯一的, 就以泛式提到的两类改编方式为例(说来也巧,在写本文的时候后台挂着直播,正好听见泛式也在聊京吹)
1. 真由实力远大于久美子
2. 真由去吹大号/小号
     其中1可以看作是矛盾的淡化,既然实力差距明显,那么soli就一定是真由上,那么久美子与真由之间的soli就不会产生明显的矛盾;而2可以看作是矛盾的转移,将久美子从矛盾的中心移除,取而代之的是叶月/丽奈。在这两种世界线下,久美子的主视角是自由的,她依然可以像前两季那样去通过为其他角色“开窗”的方式去解决矛盾,但是一旦制作组想要保留第三季的核心矛盾即“部长失格”,那久美子就仍然会回到矛盾的漩涡中心,那么此时我认为观众视角与久美子视角的解绑是必要的。
     这也回答了一个很多人提到的问题“为什么京吹前两季可以塑造出很多立体的角色,到京吹3就变成久美子传了”:以久美子视角作为主视觉去塑造其他角色是没有问题的,只是久美子不能处于矛盾的中心——因为一个受限的视角是很难讲好一个完整的故事的。
Tags: 动画
#1 - 2024-6-30 19:11
写得很好呀
#2 - 2024-6-30 19:47
(难过)
写的不错,和泛式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了吧,但是观众的情绪固定在了低点,就算拿奖了也没有共情的感觉吧(之前我个人不太感动但可以理解到释然),不过看完第十三集之后我得锐评这个13集才是最大的屎,没有太多内容,音乐也是问题很大特别体现在时长上,连结局都没有符合预期吧!
#2-1 - 2024-6-30 22:17
RinMoon
其实在久美子全国赛soli落选的那一刻13集就已经不可能让大部分人满意了。演奏过程中加回忆可以,毕竟是久美子最后一次演奏,但13集加回忆的方式给人的感觉很微妙...有种割裂感,这个也可能是音乐的问题,而且之前丽奈这个角色积攒的问题已经大到她与久美子的互动会给人带来一种怪异感了,如果12集能处理好大吉山的部分观感会好很多。但这些问题其实都可以通过久美子吹soli来解决,说到底要么改好之前的剧情让大家能接受久美子输,要么就不要乱改,让久美子吹最后的soli拉回观众的情绪。
#3 - 2024-6-30 23:31
非常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