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6-25 12:10 /
京吹三的第十二集,在我看来是为了创造伤痛而去创造伤痛。

这种青春伤痛文学,我很讨厌。我不喜欢这种努力到最后也不会发生奇迹的所谓命中注定,也不喜欢毫无征兆的突兀的伤感文学。这种现实文学的写法,不应该是如此,也本不应该是如此,现实可以不讲逻辑,但是文学不可以,文学是要求讲求逻辑的。这样的东西,分明就是为了塑造一个神性的人物,去剥夺一个人的情感,去伤害一个人的心灵,用这样的手段来牺牲去换取一个人的伟大,这哪里是现实主义了,这分明是悲剧构成的荒谬主义!

如果塑造一个完美的角色要牺牲自我,对己没有任何好处的牺牲,那这种角色的塑造,本身就是残忍。黄部长牺牲了自己的独奏,牺牲了自己的自我,放弃了成为特殊的人,拒绝了音大,甚至连秀一的戏份也被删的一干二净,换来了什么?为了整个部鞍前马后,鞠躬尽瘁,最后还得需要奉献自己做出死而后已的壮举是吧?北宇治最后如果得了全国金,世人看到的成功不在久美子;失败了,久美子要作为一个部长承担责任。这种完美,便也是一种可怜和可悲。

这样的情节,对黄部长实在是太残忍了,黄部长不是神,她也只是个女高中生,不能因为她是部长而让她承担一切,她也有自己的任性,也有自己的心思。在府赛时,把选拔所有质疑全部引导到干部的决策上,并自动揽锅到这个部长身上;在选拔时,自己受伤还要去安抚部内的情绪。就这样,黄部长也不能通过自己来决定自己的命运,努力的尽头没有奇迹,自己的命运甚至握在了高坂的手中,握在了这个人设崩塌,塑料友谊的人的手中。作品甚至最后还要卖一手这样让人恶心的百合。这就是荒谬,将其余角色的形象全部塑造的单一无聊且有失偏驳,就为了突出刻画黄部长,这样的改编,是一种对前面剧情的背叛啊!

如果要我为京吹找一个主线,那一定是青春,有着青春色彩的美好,源于现实又超越现实的美好,也许过程会有风雨,但必能看见彩虹,热血的奋斗、友谊的羁绊、前辈与后辈之间的传承,这些东西才是京吹的特点所在。我想看到的京吹,是黄部长付出努力后的厚积薄发,是黄部长不负自己的三年,撇清自己的迷茫,带领北宇治夺得全国金。不畏登峰造极,不甘平庸如尘。我想听到以梦想、青春、成长、遗憾等为音符奏出的[一年之诗],看到厚积薄发的久三年,而不是如今的一片烂摊子。

无论这样的改编再怎么合理,但一定不合情。无论回收了多少的细节,回收了多少的伏笔,在我看来,这是对期待多年的我的背叛,我如同在场的小奏一样,完全不能接受。我所想看到的,便是黄部长的soli,这便是我的任性,但这样的任性又有何不可?

遗憾不是上低音号的音色,只有无悔的青春才是上低音号的本音,我喜欢京吹,但一定不是现在的京吹。

我心目中的京吹,在黄部长的库亚西间,大抵已经死了。
Tags: 动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