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9-7 14:35 /

在下读书又少又慢,在读的过程中难免有些胡思乱想。以前也没在意,就让它们像指尖流沙随风而逝。
可能是上了年纪,可能是找不到意义,现在倒是有了些记录的想法。
注意,本人书评充满了偏见、偏颇、狭隘,还请酌情观看。

知識を身につける人と、知識を装備してしまう人がいるのだ。これらは似ているようで全く違う。後者が問題だ。
装備するというのはどういうことかというと、要するに人を殴打する。

有掌握知识的人和装备知识的人。它们看起来相似,实则完全不同。后者是有问题的。
要说装备知识是怎么回事的话,一句话概括就是殴打他人。(田中罗密欧语)

我可不想被人使用暴力,也不想对他人使用暴力www

*主要记录bangumi没有收录的书,持续更新

1、《牧羊少年奇幻之旅》

作者: [巴西] 保罗•柯艾略
出版社: 南海出版公司
译者: 丁文林
电子版阅读 2020/9/7

8/10

作者试图回答“到哪去的问题”,并给出了自己答案,即追寻自己的天命。
全篇说教颇多,比起小王子那样举重若轻的象征和启示,差距颇大。
而作者对到哪去的回答,没有给我以充分的论据,只是一味以不追寻来衬托追寻之美,实在有些单调...
虽然写出的都是不满,这本书仍然成了我的一节梯子,让我能向上走。
这本书是在别人描述旧约炮姐对教主的追寻时得知的,他用保罗•柯艾略所提出的“天命”来描述上文炮姐和教主的关系。我因此而产生兴趣。

2、《绿野仙踪》

(*封面豆瓣随便找的)
[美] 弗兰克•鲍姆
出版社: 农村读物出版社
译者: 田浩等改编
电子版阅读 2020/9/8

7/10

因为这本我是直接在网上看的,也没有认真去找。后来为了写简评,才去搜了一下版本。
看到改编两字我就知道牙白了…一般这类童话类的书籍为了让小孩子能看懂,多少会进行一些改编…我不仅没看到接近原本的译文,甚至还看的是改编的版本…
算了,反正跟原书差距应该不会太大,有空再找合适的译本看(一般这么说的,后面绝对不会再看了,,,)
别看两篇简评只差一天,其实这两本书我读的时间有重合,时间跨度可能有2-5周左右...

为何突然看这本书呢?不知为何,ACG里的作品童话出现率极高。比如小王子、爱丽丝、快乐王子等等,相对来说绿野仙踪倒是比较少见。(一直以来也有想把这些童话全部看一遍的想法)因为最近看了真田朱音配的里番,喜欢上她的声音后,找到了她我比较熟悉的角色美少女万华镜三里的亚璃子(爱丽丝)。万华镜三里两个女主的名字,爱丽丝和多萝西分别来自《爱丽丝漫游仙境》和《绿野仙踪》。前者已经看过了,后者还没有,所以...

说回书籍本身,似乎是系列作的第一部。不过肯定不会接着看下去了。在经过现在时代各种作品的狂轰滥炸之后,看这书犹如喝白开水,食不知味(字面意思)。非常标准的西游记式,公路片类型的小说。表达的观点也都是非常直观的真善美之类的,比如团结啊、勇气啊、思考啊之类的。当然也有公路片类型的一贯主题,在经历之后获得成长。总体看来,有种“以正合”的感觉。

绿野仙踪秉持了童话一贯的优良传统(?),少不了残酷的描写。比如对敌人的描写,要么摔得粉身碎骨、要么身首异处,感觉怎么惨怎么来。后面甚至出现了童养夫(童养媳的男性版本)的剧情...还真是很童话呢!

话说多萝西的行动逻辑是想回家,这和以前看到一篇讲水上悟志的文章里的观点类似。主角的冒险为的是什么?一切的意义在于最后和所爱之人的团聚,在不平凡冒险后的平凡日常里。

3、《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作者: [捷克] 米兰•昆德拉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译者: 许钧
实体书阅读 2020/10/6

10/10

名作。
听说作者米兰昆德拉在中国非常受欢迎。零零碎碎得知过他的一些信息,想着有机会的话就读一下。机缘巧合,拿起了买来放了几个星期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超好看。
久违的在读的过程中会心跳加速,上次会让我产生这样感觉的书还是《纯粹理性批判》。不止如此,一旦拿起书本便不能释手。这本书也成了我目前为止,在名著类里,读的最轻松的一本书(之前是《月亮与六便士》)。我之前总结《月亮与六便士》易读是因为它是章回体,而且单章字数内容较少。而《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比《月亮》还过分。它总共有六大章节,每章有二十几个小节,最短处不过半页。另外一个读得轻松的原因,我想是它故事发展得超快。一下子就讲完了角色的一生,时间跨度,情节跨度非常大。

再有,我看这本书受到了非常大的震撼。书里的种种观点几乎与我现在的价值观完全相反,但是又无法否认其合理性。作为人驱动力的理想原来可以是压在人身上的负担,不按自己所想而活居然也可以是一种自由解脱...历史和人的生命一样轻,因为他们都只有一次...只活过一次的生命无法衡量其重量...

很难不让人喜欢的作家。
恩,有机会看看昆德拉其他的书...

4、《往昔之歌》

作者: 中原 中也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译者: 金枫
电子版阅读 2020/10/19

8/10

完全没看懂

理所当然。不了解作者生平、生活时代,生活经验也相去甚远。
仅用一些词语记录我所看到的东西。
季节、幻想与现实、作者生活的痕迹、记忆碎片的描述、变化(时间、周遭事物)、死亡、消逝、精神世界、诗生活

春日狂想
1
挚爱之人死去之时,
我不得不杀死自己。

挚爱之人死去之时,
除此之外,别无所求。

然而如此,罪业(?)深重,
苟且生活,一无所有,

便要怀有,奉献之心。
便要怀有,奉献之心。

因为爱人,已经死去,
真真确确,已经死去,

恐已晚矣,无法挽救,
至少为他,至少为他,

必须怀有,奉献之心。
必须怀有,奉献之心。
......

恩,买这本书主要就是为了看这篇(?),对也不对,也想着适当了解了解中原中也的诗。
刚打完樱之诗的时候,搜过这篇诗出来看,当时好像并没留下太深的影响。
现如今再看,开篇第一句就显出无尽的悲伤,看着就悲从中来。
人在何种情况才会想要杀了自己呢?
只有承受了超出了承受能力以外的重量(悲伤、虚无等等),才会想要杀了自己。
啊啊,真难过
自己知道的人死去,自己的亲人死去,或许确实要经历过身边的人死去,才能体会到诗句的重量...
不过诗本身仍是积极向上的,是告诉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如此之大的悲伤。
侍奉,抑或称之奉献。要更加认真的对待生活,更加良善的去对待他人。幸福,或者是别的其他什么美好的东西就藏在其中。

5、《长路》

作者: [美] 科马克•麦卡锡
出版社: 九州出版社
译者: 毛雅芬
电子版阅读 2020/11/4

8/10

名副其实的长路。
这本书我看了至少两个月以上。
情节薄弱、用词晦涩。乍一看像是用写诗的方式,写了一本长篇小说。
关键是我还作死和长部头的《堂吉诃德》一起看,结果哪个都只看了四分之一。最后索性先看长路了。

情节薄弱不算是这本书的缺点,只是让我很难看下去的原因之一。
时为人类的末世,丧尸横行。虽然主人公父子遇到的屈指可数,在这个环境下最危险的反而是饥饿和其他人。

主人公。父与子。
人类不信。人类末世。
总是与饥饿相邻,与寒冷为伍。
两人时而相互依偎,时而吵架,一路走向未知的前路。
人类世界的终结,父与子世界的终结。
但仍然留下了希望,父亲死后,孩子将一个人踏上长路。

不管是冗长的文本、薄弱的情节,还是晦涩的辞藻都是为了描写上面的氛围而所做的选择。
因人而异,如果喜欢这种氛围和主题的人可能会视若珍宝。比如田中罗密欧就非常喜欢,甚至看了四五遍,毕竟是他喜欢的作者写的他喜欢的题材。
不过如果对这些不来电,就会是相当的折磨了。我算是能理解,但还是被折磨了一番。

中间有一段小情节处理的有点意思。父亲在孩子的善良之下放走一个偷了他们物资的人——其实这个剧情也在书籍前面也反复出现过类似的——书外也有很多类似的剧情,结局大多是被放走的人恩将仇报使主角团受到伤害,不过这本书的处理有点不一样。作者不是让放走的人来对主角团进行伤害,而是一个之前完全没有遇到过的陌生人。这样既能让孩子感受到父亲做法的正确性,也能对孩子进行教育。从观感上来说,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对孩子这个角色的厌恶,却达到了和前面说的那种方法同样的效果。妙啊。

这本书是我写不来,也不想写的东西。不过还是想给我所无论若何也做不到的事物给予尊重。

6、《人类简史》

作者: [以色列] 尤瓦尔•赫拉利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译者: 林俊宏
电子版阅读 2020/12/3

9/10

好长啊~~~ 看完啦
不想写简评啊~~~ 还是写吧

很火的一本书,大学时同学在看,所以我一点也不想看。天邪鬼(故意作对)。
轻视它,不以为意。我也真难伺候啊。

在罗密欧的推荐下开始看这本书,看完了,强大。
作者以强大的知识量,深入浅出,把他嚼碎了的知识喂给大众,就是这种感觉。
讲得非常通俗易懂,但又非常本质,不过又没有深入,可是对我们这类不关注科学的人来说已经十分足够了。

第二十章智人末日,不知道是不是人类衰退之后的灵感来源。第二十章倒数第几个部分提到的Singularity(奇异点),在罗密欧新作的简介也有提到里。影响颇深的样子。(12/6追(补)加(丁):我真傻,真的.jpg 人退出版要远早于人类简史出版,怎么可能受他影响。最有可能就是罗密欧阅读了大量书籍,获得了大量知识后自己形成的人类史观。至于后者,作为一个客观的科学知识,也许是在罗密欧写人类简史书评时重新翻阅受到了一点影响也说不定)

嘛,挺好的书,推荐给所有人看。不看也没关系,看书和遇人是同样的道理,时候到了自然能遇上,不必强求。

7、《春与阿修罗》

作者:  [日] 宫泽贤治
出版社: 雅众文化/新星出版社
译者:  吴菲
电子版阅读 2020/12/4

8/10

诗或者说文学作品主要是读出来,感受其音节。隔着语言的墙壁自然失去很多,但我主要的目的还是稍稍体会意境,了解了解宫泽贤治。

人名、化学物质、外语、诗生活

宫泽贤治写诗没有固定形态,只要是能表达自己心象世界的无论是什么都可以使用。胶体、二氧化碳、ZYPRESSEN....化学名称、德语、表音的名字,都是在注重音节。

最后自己臆想读懂了的只有有机交流电灯和ZYPRESSEN。前者代表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交流之间会产生像是灯光一样的夺目耀眼的东西,是爱,是情。为什么不是直流而是交流,不谈物理上限制因素,只谈文字排列的文学意义,那是因为人与人的交流是相互的,所以才要写交流。后者代表着死亡,樱之诗里讲得很清楚,不拾人牙慧了。

8、《罗密欧与朱丽叶》

(封面是豆瓣莎士比亚TOP5的版本,掌阅上免费版本的封面没找到,不过应该都是朱生豪译的不会错)
作者: (英)莎士比亚
译者: 朱生豪
电子版阅读 2020/12/7

8/10

莎翁的剧。看名字也知道我为啥读这本书...罗密欧呀,田中那个。

不知道田中罗密欧有没有把莎翁的作品全部读完,不过大概率是有的。至少《罗密欧与朱丽叶》和《仲夏夜之梦》这两本是有读过的,前者是笔名来源,后者直接在作品里有neta。

莎翁不愧是大文豪,剧作之经典,结构之完整,完全可以当教科书。
两家世仇,两家的子女相爱。单是这个结构就具有很强的戏剧冲突。接着是主题,以爱报恨。话说回来这个主题真的挺老了...

如何斩断仇恨的连锁?自然是放下仇恨,以爱相报。能原谅他人的人远比只知道仇恨的人强大很多。并非单纯是道德或正确意义上来说,就从逻辑上,后者的选择权也远比前者少得多。前者有能力、胸怀、勇气去走不一样的路。

莎翁的强大,非止整体的架构,在一个个情节上也能体现出来。比如开场就是罗密欧朋友在惹是生非,这一节既描写出来这个角色的好勇斗狠,结合后面因此丧命,更能体现出这个角色无法避免的命运性。还有罗密欧出场,对他的描述(先是在友人口中描述,再上场,这个介绍的节奏也是教科书级别的)是痴情男子,不过此时迷恋的是另一位女子。这既为在后面遇到朱丽叶后改变心意添加了巨大的乐趣,却也表现了他为爱奋不顾身,暗示了最后的结局。人物的性格一开始就注定了最后的结局,这应该是从写剧本之初就已经想好了的,又一次不得不让人感叹大小结构之精妙。

话说剧中假死药的设定真是方便啊,老都合主义了。

9、《仲夏夜之梦》

作者: [英] 威廉•莎士比亚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译者: 朱生豪
电子版阅读 2020/12/9

7/10

仲夏夜之梦。A Midsummer Night's Dream很美丽的发音和文字。
不过看完,却减少了我对这个书名的神秘感和美好。

说是喜剧,我却没有感到喜,反而是闹,可能是环境差太多了吧。

本作大致可分为三条线。仙王线,戏班线,两对情侣线。
仙王夫妇的意气之争(?)波及了另外两条线。简单来说,就是忘情水在另外两条线里引发的喜闹剧。

个人感觉戏班线完全是为了给仙王线的工具,最后再担当一个喜剧高潮时点到气氛的作用。老工具人了。

简单查了一下忘情水的来源,没查到。也不知道是谁先?应该是在历史发展两地都自然的出现了类似的民间传说吧。顺便,爱懒花的汁液(忘情水),莎士比亚的都合工具之二。

仲夏夜之梦,应该指的是情侣线两队情侣因为忘情水而发生的阴差阳错。有了具体指代之后,少了我没接触之前的模糊和未知,所以才有上面说的少了美感。

莎士比亚就到此为止了,最近想看莎士比亚的热情耗光了。以后有机会再看看别的。

10、《恶童日记》

作者: [匈牙利] 雅歌塔•克里斯多夫
出版社: 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
译者: 简伊玲
电子版阅读 2021/1/15

8/10

罗密欧推荐的书。被他们称为完美小说的小说。
恶童三部曲第一部。
实际看过后,和罗密欧说的差不多。
小说写得很克制,很少有情绪流露,基本上都是事实的罗列。
事实上,小说大概是怎样都在我预想之内——直到最后几章。

第一部90%,在我看来都算比较平淡。结果最后几章集中爆发,被打了个措手不及......
罗密欧说读书,是为了受到冲击。
而我则是因为比较自私的理由,想要变强啥的。
像这类,或者说名著类的故事一直都不是我想看的。
可能它们写的很厉害。
可能它们思想很启发。
但就是不喜欢......

恩,其实本页的书大部分都谈不上喜欢......

不过是因为罗密欧推荐了,所以才去看。
这就是作品与作品之间的联系了吧。

想要靠近自己喜欢的人的世界一点。

11、《时间机器》

作者: (英)赫伯特•乔治•威尔斯
出版社: 掌阅公版电子书
译者:顾忆青(推测,我看到的部分译文一致)
电子版阅读 2021/1/26

8/10

组成田中罗密欧的十本书里,排名第三的作品。

内容挺出乎意料的。
本书90%都是以时间旅客向他人讲述故事的方式来叙述的。作者想要营造一种似真非真,似假非假的模糊感。不过书中仍有许多证据在说明时间机器是真实存在的。
时间旅客来到未来。
此处人类分成了两支,地上人和地下人。看到这里,我很容易就联想到了人退最终卷、也是人退的核心设定,既妖精和以“我”为代表的旧人类形态的妖精两支不同形态的进化。
书里本来是地上人支配地下人,不过后来渐渐变成了,地下人圈养地上人,并以之为食的情况......看着就感觉像是田中会喜欢的东西......

不过主题仍然是爱,或者说是人与人之间的牵连。这就是本书最后一段话所揭示的主题。

“我聊以自慰的是,我这里有两朵奇异的白花——现已枯萎发黄,干瘪变脆——它们可以证明,即便在心智和体力消逝的时候,感激之情和相互的温存仍然活在人类的心中。”

书中关于时间旅行时的描写,感觉有些想当然。恩,直观感觉就是“不科学”。不过毕竟是1895年的作品,也情有可原。

12、《绿色世界史》

作者: [英]克莱夫·庞廷
出版社: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译者: 王毅
实体书阅读 2021/2/7

10/10

《绿色世界史》很长,看了不知道几个月......
不过我第一次在田中那个条目里看到的时候,就觉得“啊,是罚抄”
看完之后,确实是。
比较意外的是,书里居然有讲工业国家对世界资源的不平等使用,
还有老欧洲殖民和美帝新自由主义市场罄竹难书的罪行。

《绿色世界史》第一章 复活节岛的教训

“复活节岛的历史并不是什么失落的文明之一,也不必用深奥的理论来解释。相反,它是一个令人震惊的例证,说明着人类社会对环境的依赖以及环境破坏所带来的不可挽回的后果。它是这样一个民族的故事:这个民族,从一个极其有限的资源基础开始,靠着他们所掌握的技术建造了当时世界上最发达的社会之一;然而,这种发展对环境的索取也是巨大的,当环境再也不能承受这种压力时,这样一一个在过去数千年中艰苦建造起来的社会——就随着环境-起崩溃了。”

100%是动画第九集“妖精的漂流生活”,岛回。
《枪炮、病菌与钢铁:人类社会的命运》看到一半,里面也提到了复活节岛的事。看来是相当典型的案例。

《绿色世界史》第十五章 世界的污染 污水处理

“绝大多数住房没有厕所。中世纪和现代早期的欧洲,即便是最富有的宫殿和城堡,所谓厕所也不过是地板上的一个洞,要么排泄到街道上、护城河中,要么就是建筑的墙外。当访客来到卢浮宫或司法宫时,凡尔赛宫只能提供便桶供他们找个角落方便,然后由女仆从窗口将排泄物倒出去,于是建筑的外墙被这种东西弄得污秽不堪。城市住房可能会有个粪坑,但通常不会有下水道(也有一些,但也不过是拉长的粪坑,因为没有水来冲洗)。城市住房中的粪坑通常位于地窖中,而且封闭性不好。”

书斋十七篇中世纪那篇。可能性很低。
上述是非常常识性的东西,在很多其他方得知也非常正常。

《绿色世界史》第十五章 世界的污染 工业化

“开始于18世纪后期的工业化集中阶段,带来了散发于环境的各种污染在规模上、浓度上和种类上的一场革命。多少年来,对于这种污染并没有控制。其结果就是“工业革命”创造了集中污染和环境退化的区域:遍地烟囱的毁灭性景观、喷涌而出的烟雾和毒气、巨大的废料矿渣堆、被工业废料弄得五颜六色的河流和沟渠、大片被毁掉的植被。人们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工作和死去。”

罚抄那张森林里彩色的污染图。可能有点低,因为上文是常识性知识。
只是五颜六色的说法太惹眼了,姑且说一下......

《绿色世界史》第十七章 过去的阴影 人口、技术和环境

“所有这些新增 人口都必须吃饭住房穿衣和被提供(相度不同的)物品与服务。即使人均消费水平没有增加、人口数量的巨大增长也必定对地球上的各种资源提出越来越大的需求。这些需求有许多属于基本的人类需要。随着需要更多的土地来种植粮食,更多的自然生态系统就被摧毁。需要木材来建房,需要木柴来做饭和取暖,所以森林就被砍光。需要金属矿石来制造工具和其他器物,所以地球上的矿产资源就被消耗。人类必须穿衣,所以土地上就得种植棉花这样的作物:饲养家畜以提供毛料和羽绒,捕猎野生动物以得到它们的皮革。因人口增长而来的对资源需求的增长,不仅对环境造成了重压,而且迫使更为复杂的技术发展出来,这些技术需更多的努力和更大的能量投入。这种普遍模式可以从三个例于中看到——农耕、 织布和书写材料。”

书斋第四篇,人类灭亡啥的。可能性一般......这个观念也可以是获得知识之后形成的。

13、《故事》

作者: [美国] 罗伯特•麦基
出版社: 天津人民出版社
译者: 周铁东
实体书阅读 2021/4/29

8/10

大学时买的书,一直到到最近(指几个月前)才提起兴趣阅读。

不过又因为三次元事物缠身,中间断了几个月。不过好歹终于看完了。

这本书应该算功能类书籍吧。

我读了大概学到了些什么。

书的内容,有我自己想到过的,被作者用自己的语言清楚的写了下来。

也有全新的。(废话)

也有非常不认同的。

大概说的是,角色只有处在真正危机状态做出的选择才能体现出角色的本质。

Bullshit!

人在不同的环境当然会做出不同的选择。

一个正常人衣食无忧,当然会遵纪守法。

一个正常人生存环境恶劣,当然会违法乱纪。

看到罗伯特麦基写的这句话,把我气得要命。

本来连短评都不想写的,现在想想也就算了。

各种意义上都算了。

14、《树上的男爵》

作者: [意] 伊塔洛•卡尔维诺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译者: 吴正仪       
电子书阅读 2021/5/12

8/10

没有看到我想看的东西。

近几年来零星地接触到些关于树这个意向的故事。

Hello,树先生、那篇高考作文、还有罗密欧最果里一段树上的描写。

而最后那个也是我看这本书的动机。

故事的主题,亦或者说关于树这个意向的意思,用主人公的墓志铭便可点明。

“柯希莫•皮奥瓦斯科•迪•隆多——生活在树上——始终热爱大地——升入天空。”

刚开始看到这本书名,我还以为是讲主人公在树上孤独地求索。

然而事实上是,本书主人公虽然生活在树上,却积极地与人交流、参与进各种事件。

生活在树上是贯彻自己的规矩。

始终热爱大地就是积极与人交流。

升入天空大概是做到前两者后获得的超越。

这与大树扎根大地,却把树枝升向天空有异曲同工之妙,大概。


“显而易见我们生活在一个没有奇迹的世界,人们最简单的个性被抹杀了,而且人被压缩成为预定行为的抽象集合体。今天问题已经不再是自我的部分丧失,是全部丧失,当然无存。”

主人公柯希莫上了树,失去了能够束缚他的各种繁文缛节预定行为。然后以自由意志,在遵守自己定下的规矩下,去入世。即使会被人以异样的眼光看待也不曾放弃。这应该就是卡尔维诺说的一条通往完整的道路。

把上面的这些写出来好,才发现我并不讨厌,但作者写的故事却实在是喜欢不起来。

而现在我还是沉浸在田中文本里那种被仿佛世界抛弃的孤独感里,哪天把最果那一小段翻译出来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