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8-20 17:08 /
《蝲蛄吟唱的地方》是由美国作家迪莉娅•欧文斯撰写,2019年全美现象级的畅销小说。本书讲述了游离于文明与自然之间的少女,基娅的传奇一生。美国作为世界上城市化程度最高的国家,天然向往这这种世外桃源的自然生活。《蝲蛄》会成为去年的畅销书也就不令人吃惊了。无论百年以前的《瓦尔登湖》,还是去年的《蝲蛄吟唱的地方》,都表达着对淳朴自然生活的向往。

但《蝲蛄》并非单纯讲述自然的美好,反而通过描写一个人不断的被伤害,找到了与人、与自然适合交往距离。幼年的基娅接连被母亲、兄弟姐妹、父亲抛弃,一个人生活在湿地里的小木屋里。幸好有心地善良的加油站老板老跳关照她,能让她生存独立;又有青梅竹马泰特教会了她读书认字,让她后来能做自己希望的湿地研究。故事有两条时间线,一条是关于基娅成长时间跨度较长的时间线,一条是蔡斯死亡时间跨度较短的破案线。随着剧情的推进,两线交织汇合然后走向结局。本书在叙事手法上本身并没有值得称道的地方,两线并行主要是引起悬念吸引观众的手段。与我而言,本书的亮点有三处。一是对于基娅游离于文明与自然的描写,二是对浪漫场景的描述,三是对孤独的表达。

人脱离社会,能一个人活下去吗?一个人活下去,意味着生活中所有的一切都的一个人独自解决。衣服、食物、伤病…得准备好衣服以防备丛林里的蚊虫和日晒;得分辨动植物以确定是否有毒能否食用;得预防自己不要生病,否则一个小小的感冒就可能要了你的命。女主角基娅就是独自一人面对大多数的事,但她仍然与少数人保留了交易关系。她得从人类社会换取食物、衣服和书籍。她最低限度的接触人类社会,然后一个人活着。这种与人类社会间细若游丝的关系描写,于我个人来说,着实令人向往。

书里有两处浪漫至极的描写。蔡斯本来对基娅抱着纯粹的不纯的想法——馋她身子,但是当他来到海边看到基娅此时的场景时,却由衷的被打动。基娅身边环绕着无数的海鸥,基娅与它们、与海形成了一副极致极美的画。这让每天应付小镇上各色各样的人而疲惫不堪的蔡斯深受触动。此景为自然(理想),而蔡斯在小镇上的不自然(世俗的钱和名)让他对此向往。
不过后面此景多次单独出现,到多了几分刻意感,使得我对另一处描写更为欢喜。基娅来到海边,在海与沙滩的交界躺下等待海浪的到来。闭上眼睛,听着海浪越来越近却没有没到自身,接着海浪远去,心头稍安,然后期待下次海浪能否接触到自己。当海浪淹过自身,把自己一切交于大海,什么都不用想,就好像是被大海拥抱着。这里不必也不用分析女主的情感,此时此刻只需要委身于作者描写的浪漫场景,感受自己所能够感受的就好。

生理上的需求可能比心理上的需求来得容易满足。肚子饿了可能熬一时就好了,如果心里感到孤独又该如何排解?

要怎么写孤独呢?一个人生活是孤单,一个人不得不面对一切是孤独。对死亡的恐惧,对未来的忧虑,对自己能否一个人活下去充满了不安。若要描写孤独,则不得不描写他与人群之间的关系、联系。要描写孤独,首先得写不孤独。基娅的家庭怎么说都算不上美好,普通也成为一种奢侈。父亲是一切的源头,战争结束后他回到家里,不停的酗酒赌博打骂妻儿。终于有一天,母亲再也忍受不了消失在了门前那条泥泞的道路上,再也没有回来。母亲最后离去的身影成为了基娅一生的痛,也是她拒绝与他人交流的源头——她害怕再次被抛弃。接着母亲,基娅的哥哥姐姐们也一起逃离,独留她一人与父亲一起生活。众人团聚在一起,然后逐渐分崩离析。基娅的原生家庭纵使不堪,却仍然是她的依靠,也仍然有美好回忆。母亲对她的教导会在以后帮她一把;父亲和她一起生活时,有段时间恢复正常,教会了她捕鱼行驶船只,留下一段正常亲子关系的回忆。基娅在以后无数个孤独的夜晚,应该是会怀念这种既痛苦又甜蜜的不孤独的时光。

描写孤独是为了对抗孤独。我们这些可怜的人类没有被任何人征求过意见就降生于世,茫然的走过一生。如果有人能与我们结伴而行不离不弃,一起面对,那我们将会轻松很多。这个愿望的根源是对死亡的恐惧和对人生苦难的叹息。同时也是牵扯着人们从孤独走向不孤独的向心力。基娅生命中有四个非常重要的男人,父亲、老跳、泰特、蔡斯。父亲对基娅来说万恶之源,老跳则是在父亲抛弃基娅后承担起了父亲的角色。泰特和蔡斯是基娅生命中的爱情。泰特是基娅的青梅竹马,本来两情相悦,可是后来面对学业和基娅的二选一,泰特选择了抛弃了基娅。随后基娅被蔡斯趁虚而入,蔡斯对基娅甜言蜜语,山盟海誓。而面对关于蔡斯在小镇上流言,基娅选择相信,并期待蔡斯实现两人结婚的誓言。希望是甘甜的安慰剂,它会让人误以为未来会更美好。果然,在蔡斯得到基娅后不久,蔡斯便对她态度逐渐冷淡。誓言只是他骗人的手段。他此时一面正准备和镇上的名流结婚,一面继续哄骗基娅。直到基娅当面戳穿蔡斯的谎言,他们的关系才算结束。后来泰特学成归来,请求基娅的原谅。在泰特不断地、默默地守护之下,最后基娅选择原谅泰特,和他度过了余生。

基娅因为兴趣,后来成为了一名湿地生物学家。她认为人类的恋爱行为和湿地生物求爱行为都是生物本能,没什么两样。动物会为了得到更好的遗传因子而不择手段的寻求更好的交配对象。她当然知道蔡斯的甜言蜜语是危险的谎话,但她仍然沉浸在其中无法自拔。这是因为她是个容易被哄骗的笨女人吗?当然不是,论知识她可以完胜蔡斯。她只是一个人太久,如同飞蛾一样,即使明知道会毁灭,仍然扑向火苗——因为那火苗是如此的温暖。

蝲蛄吟唱的地方是什么意思?基娅妈妈也曾这样告诉过她,并总是鼓励她探索湿地:“尽你所能往远了走,远到蝲蛄吟唱的地方”泰特说:“就是灌木丛深处,那里的生物都还有野性,还表现得像生物。”我猜想“蝲蛄吟唱的地方”指的是真心。蔡斯所代表的小镇上的人每天忙碌的活着,工于心计、爱慕虚荣,活得虚伪。而让人能够活得淳朴自然,人与人之间能够真诚对待,这应该就是那些追求世外桃源的本质追求。城市与自然的对立,刚好对应虚伪与真心的意象。

看到最后基娅老死在湿地的船上的时候,我突然意识到蝲蛄吟唱的地方也可能指的是那些逝去的美好回忆。为什么基娅最后会独自一人开船到湿地深处,等待自己的死亡到来?在那个熟悉的地方,她又想到了什么呢?可能是母亲慈祥的教诲,父亲耐心的教导。是那些帮助她度过无数孤独日子的美好记忆。

不过说到底,这只是我个人看法。若是有人看到这里,决定去看看这本书的话,那我会很高兴的。

一些碎碎念

我是在田中罗密欧的书籍记事上知道这本书的。不过那篇文章也只是稍微提了一下就略过了,原文大概是因为这本书写书评的人太多了,自己就不写了的样子。结果那篇推荐的几本书没怎么看,反倒是先看了这本书。

之后稍微查了一下,发现这本书2019出版,在美国是现象级别的畅销书(国内有实体译本,也有电子书)。按田中的说法,在日本的人气也不低,而我却丝毫没有听过这本书的任何消息就过去了2019年…不可思议。可能是国内宣传不给力、可能仅仅是我孤陋寡闻,不过到头来还是有幸读到这本书,这就挺好了。

在写这篇书评(读后感?)的时候,遇到资料或者需要稍微概括原文的时候,总是有气无力提不起笔;而到写自己感受的时候倒是能比较顺畅的写下来…这样正常吗?不知道,算了。

最近几年,频繁遇到认识的人去世,虽然大部分都是单方面认识。每次都感觉心里空了一块,然后难受,然后思考人生。这篇短短的书评能够完成也是,因为得知了有过数面之缘的人去世的消息,一股焦躁感驱使着我把之前写了一半的文章完成。

这篇文章可以说是书评,也是我稍稍把最近的一些想法写出来。

最后
就像我存在于此,如果你也存在于彼的话……我会相当高兴的。